• 国务院部署“高效办成一件事”常态化 专家:以小切口解决大问题

    发布日期:2025-07-07 05:35    点击次数:77

      海报新闻记者 刘敬怡 吴军林 上海报道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健全“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常态化推进机制。会议指出,“高效办成一件事”以小切口推动政务服务理念转变、流程重塑、部门协同,便利了群众和企业办事,有力促进了营商环境改善和行政效能提升。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郑磊对此表示,要从给群众带来体验感上着手,努力让民众办事少跑腿、更便捷。

      此前,为最大限度简化优化业务流程,2018年上海市委、市政府印发《全面推进“一网通办”加快建设智慧政府工作方案》,提出了“智慧政府”建设的总目标。

    上海静安,一市民在一网通办自助服务区办理业务 图源视觉中国

      “减环节、减时间、减材料、减跑动”是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改革的核心目标,旨在通过简化流程、整合部门职能、强化数字赋能,降低企业和群众办事的时间成本与物理成本。“减环节” 即对各类政务服务流程进行全面梳理,砍掉冗余审批、手续,“减跑动” 则借助 “一网通办” 平台,推进政务服务线上化。为了更好地推进改革,上海专门成立了大数据中心,主要承担公共数据集中管理、数据融合应用、城市数字化转型场景规划实施等职能。

      2019年起,上海就开始不断发力,住建委率先在办理建筑许可指标上实现突破,同年12月上海自贸试验区涉企经营许可推行全程网上办理,2020年至2021年陆续出台多项政策、上线新服务,2024年奉贤区市场监管局持续深化 “一站办理一次办好” 服务,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效能。

      郑磊表示,无论小切口还是“四个减”,都要从用户的获得感视角出发,落到用户的获得感上。他认为,“高效办成一件事”涉及到部门间的协同、流程的再造、数据的共享,因此,“高效办成一件事”要让数据跨部门地跑动起来,让民众少跑腿,重塑办事流程。

      “高效办成一件事”在便利企业、促进营商环境改善方面成果显著,对于政府降本增效也发挥着积极作用。上海市在推动企业信息变更“一件事”落地时,借鉴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估关于涉企信息跨部门自动变更的先进理念,以数据流牵引业务流,精准把握企业信息在不同部门间的变更业务逻辑。企业侧减掉多部门申请环节,在企业在市场监管部门完成登记信息变更业务次日起,公安、税务、人社和公积金等部门业务系统按照业务需求,自动获取企业变更登记信息,直接复用并覆盖各自业务系统中的原始信息,完成各自业务系统相关信息的自动变更。

      浙江省在企业上市合法合规信息核查“一件事”落地时,构建横向联通、纵向联动、开放共享的一体化数据资源服务体系,推动以信用报告代替无违法违规证明,同时企业可根据不同用途个性化定制报告内容,满足企业对债券发行、法人变更等个性化证明材料的需求,实现所有场景“一次办”。强化电子印章使用,系统出具信用报告签署所有部门的电子印章,切实降低企业办事成本、减轻企业负担。以某集成电路行业企业上市为例,改革前,上市合法合规信息核查需提供19个部门的合规证明,前往部门开具证明需提前预约,且缺乏网上办理途径,整个流程走完花费一个多月,改革后,通过部门线上联动审批,实现“一次告知、一表申请、集成服务、限时办结”,出具时间缩减至平均2天。

      “高效办成一件事,每一件事看起来都是小事,从小切口把老百姓和企业的一件件小事解决了,其实解决了大问题。”郑磊表示。